Page 18 - 1090325小論文
P. 18
雞頭穩定器?——鳥類視覺穩定機制探究
路,也沒有點頭(B.J. Frost,1978)。同時,鴿子擺頭的幅度受到步伐大小影響,步
伐大的鳥類頭部擺動的幅度也較大,視覺穩定機制可能幫助增強步行的平衡(Fujita,
2004)。 因此,真正引起運動中鳥類頭部擺動的也是視覺刺激。
綜合以上實驗結果,視覺刺激是影響鳥類視覺穩定的主因,不論靜止或運動中
的鳥類,都因為視覺刺激而得以啟動後續協助穩定的機制。
三、鳥類視覺穩定系統的演化與特徵
根據 Laura Jiménez Ortega 的統計顯示:能表現頭部擺動的鳥類可能擁有共同的
祖先。比較不同的系統發育樹,親緣關係相近的鳥類常具有相同的頭部擺動行為,
因此,單系群通常具有相同的擺動風格,而多系群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擺動風格,
但也存在著許多例外,因此至今尚不清楚為什麼有些鳥類會擺動頭部而有些不會
(Laura Jiménez Ortega,2005)。
即使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透過統計會表現擺動的鳥類各方面的特性,得
到以下結果:典型的頭部擺動鳥類通常在地面覓食,以種子、小果實、昆蟲、小脊
椎動物、蠕蟲等小型食物為主,並且喜歡在開闊的林地、海岸和泥濘的地區生活。
此外,具有頭部擺動鳥類的飛行能力通常較差,使牠們成為被掠食者,承受著較多
被補食的壓力,需要清楚辨認周遭天敵,由此推測被補食的壓力是造成他們擁有視
覺穩定機制的原因之一,如(表一)、(表二)。典型擺頭的目如鴕鳥目、鶴鴕目、
䳍形目,都有相同的食物來源、覓食方式、棲息在稀樹草原和其他開放林地、具有
較差的飛行能力,如(表一)。
沒有頭部擺動的鳥類的食物以魚、烏賊、甲殼類為主,還有一些小脊椎動物、
爬行動物、青蛙等。值得注意的是,和有頭部擺動的鳥類相比,牠們的棲地範圍多
了海洋和沿海地區。牠們通常是掠食者,飛行能力較佳、被補食的壓力較小,不擺
頭的鳥類如雁形目、猛禽目,飛行能力皆較佳,被捕食的壓力低,如(表一)。此
外,同綱的鳥類在演化成不同目時可能因為棲息地差異產生不同的擺動結果,例如
雞雁小綱中水生的雁形目不會表現頭部擺動,然而同綱中陸生的雞形目卻會表現頭
部擺動(Sibley、Ahlquist,1990) , 兩者棲息地差異和頭部擺動的關聯性可做為不同
生活環境下演化出不同結果的例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