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第1090315梯次閱讀心得_電子書
P. 51
舉出了普羅大眾對於「堅持力」的七大迷思,其中我感觸較為深刻的是這一點:
堅持力不是一旦決定就不能夠再更動的。書中提到的「嵌陷效應」就是最佳的
應證。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一件事物已經付出了許多金錢、時間及心力,卻在一
段時間後發現這件事似乎不是那麼地適合我們,甚至是對我們有害,在這種時
候我們通常不會選擇放棄,心想:「再堅持一段時間,一定會好轉的。」到最
後仍以不圓滿的下場來做結尾。好比媽媽的一位友人,從事幼兒教育數十年,
面臨少子化,幼稚園的經費不足,薪水也逐年下降。明明可以另尋出路的她,
抱著「吃苦當吃補」的心態,每天盼望著加薪的到來,卻沒想到,最後的結果
竟是幼稚園關門大吉,而她也就此失業,成為家庭主婦,每天省吃儉用,依靠
老公微薄的收入支撐家計。與其這樣兩頭空的下場,倒不如在一開始就評估是
否要繼續堅持。重新評估是否該堅持下去雖然不易,但要是知道有哪些因素需
要考量,那就簡單多了。因此,堅持力公式誕生了。
「甜頭–苦頭+貢獻–選擇=堅持力」所謂甜頭,就是在做這件事情時感
受到的喜悅及成就感;而苦頭則是痛苦及厭惡;貢獻等於投資,比如付出的金
錢、時間及精力;而最後,選擇即是所有能夠選擇的替代選項。照著這個公式¬
去評估,就能知道自己想達成的這件事是否能夠成功。我將這個公式套用在我
想養成的習慣——運動上。我發現,以往一直沒辦法堅持的原因是我做運動的
苦頭遠遠多過於甜頭。作者指出甜頭必須為苦頭的五倍才能使滿意度為正值,
對我來說,做運動又累又耗時,也沒有辦法馬上有成效,一點甜頭都沒有,究
竟該如何堅持呢?
為了增加甜頭,我在本子上畫了一個簡單的月曆,當天有運動打個勾,沒
有運動就用紅筆畫叉,並在旁邊標記連續運動的天數對應給自己的小獎勵,例
如七天一杯星巴克,十四天給自己一個一天的小旅行,一個月買給自己一直想
要卻猶豫不決不敢下手的東西。自從有了這些立即回饋之後,我更加有動力堅
持到底。如今,我已經持續運動兩個禮拜了,在與被窩戀戀不捨的寒假期間,
能擁有如此驚人的行動力,實在不容小覷。依照堅持力公式,相信達成最初的
目標必定不是難題。
堅持,在任何人的眼裡都是一種了不起的精神,放棄是令人鄙棄的。這本
書不只帶給我堅持的秘訣,也講述了堅持力的彈性,讓我不再因為自己無法堅
持而感到不愉快。有些事必須堅持,有些則必須放棄,在面臨兩難時以理性的
方式看待問題,並有效評估,才是掌握堅持力最重要的關鍵。
四、討論議題:
堅持真的就會成功嗎?要是堅持錯了方向卻不自知又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