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第1080315梯次閱讀心得_電子書
P. 71
20 高二庚黃雅信在孤獨中找到真實的自我—孤獨六講讀後心得
對那位殺人犯來說,不也是一種孤獨?而我們所說的黑道和幫派份子,在某部分
人的眼中,或許是比警察更善良的人。如此兩極的認知,沒有對錯,只有不同的
觀點和視角。如果我們看待事物能從更多元的角度切入,那就不會陷入「暴力孤
獨」中了。
讀完「思維孤獨」後,我意識到自己讀書的盲點──學而不思則罔。因為「孔
子的哲學,常常是一種結論式的原則」,我們從小便耳濡目染這種結果論的思想
系統,常常不去深究過程。但盲目地奉行既定的事物,只會阻礙思考,甚至遏止
社會的進步。「思維孤獨」就是獨立思考的精神,也是此後我必須突破的盲點─
─抱持「孤獨」的精神,探討在行成結論之前的「過程」,找到事物的真實面貌。
在最後一章「倫理孤獨」中,我也重新省視了儒家文化。原來中國人不崇尚
孤獨,是源自於文化的薰染。西方鼓勵追求個體獨立,注重自己的想法;但在東
方,孤獨卻不是儒家文化的主軸。從出生起,我們便被團體—─也就是家庭—─
束縛。凡事都以家人為考量,獲得榮譽時,不是自己高興,而是希望家人高興,
在修齊治平的大圓中,個人只是一個起點,終歸要匯入「平天下」的大洋中。而
超脫倫理道德的人,便受到歧視和排擠。在這樣的氣氛下,倫理漸漸地成為一個
囚籠,禁錮了個人的思想。唯有追尋孤獨,才有可能走出舊有倫理道德的重重迷
霧。
在東方世界,我們早已喪失孤獨,也害怕孤獨,但孤獨其實是無所不在的,
「孤獨者」也比比皆是。作者用不同的角度帶領我們探索生活中的孤獨,從個人
的情慾到整個社會的倫理,「孤獨」都潛藏其中。有朝一日我們終究將面對孤獨,
我們應該張開雙臂,擁抱孤獨,思考人生,細細品味孤獨的美。
●討論議題
死亡所帶來的孤獨感十分巨大,你認為如何應該如何面對死亡?你認為儒家
文化對後世的思想所產生的影響有哪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