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一 1060315讀書心得比賽得獎封面
P. 63

不可否認,當初我剛接觸這套書時,我對石內卜是毫無好感,又甚至以為
                   他是佛地魔派來的臥底而厭惡他,總覺得他一直針對哈利,處處和他作對、唱
                   反調,卻不知道當時的我已經漸漸地走入他設計的圈套,一個使眾人覺得他是
                   壞人的圈套;卻在同時,我也悄悄地開始喜歡上他對莉莉的默默守護,一種或
                   許被眾人視為傻子般地付出。是他,讓我理解到其實愛一個人不是去衡量可以
                   從對方那得到多少,而是去思索可以為她、幫她做了多少;是他,讓我知道其
                   實愛在心中也是一種美好,不一定要高調盲目地去追求,最後卻傷痕累累地歸
                   來;是他,讓我體悟到一個人即便在黑白兩邊行走,也能因為一個信仰、一個
                   初衷,使自己雖曾誤入歧途,卻仍能走回正確的道路。

                      有時候我總心想:如果我是石內卜,我能忍受眾人的誤解與質疑這麼多年
                   嗎?我的答案是:無法。也正是因為我的無法,讓我更加由衷佩服他的堅持。
                   從剛開學時的第一節魔藥學課,因為他對哈利的百般刁難,使哈利對他產生厭
                   惡,直至故事中後段時,在哈利眼前殺死鄧不利多,使他們之間的誤解越來越
                   深,到最後死前交給哈利他的回憶,才讓哈利知道:其實,自己錯怪石內卜了。

                      或許他在讀者心中是一個悲劇型的人物,不但沒有收到莉莉的愛,更讓自
                   己多年背負著冤屈;但在我的認知中,他是樂於自己所做的一切。也使我知道:
                   有一種無望的愛叫做「自我實現」。有的時候我們便會發現:其實失去與擁有
                   只有一線之隔。就在石內卜失去自己的性命時,我們看到的只有表面上的遺憾
                   有多少,卻往往忽略掉他的死讓後人們(哈利他們)記住了多少。總令我想:
                   若換作是我,有這樣的結果也算是值得了。

                      《哈利波特》一書之所以能夠家喻戶曉,不單單只是因為其內容首創許多
                   天馬行空及魔幻刺激的神奇色彩,而是因為裡頭有著許多的人性面和一些較為
                   內在的觀點,讓我們知道其實可惡之人也有其可憐之處的佛地魔,就算身處神
                   聖卻也會被權力的貪求所迷惑的鄧不利多,及常常遇到親友的離亡卻依舊堅強
                   的哈利波特。沒有人是絕對的惡,相對的,也沒有人是絕對的善,就如同鄧不
                   利多雖有著看似崇高的聖人光環,其實卻為了殺死佛地魔而暗地裡利用石內卜
                   對莉莉的愛驅使他對自己的效忠;利用哈利對他的尊敬來助自己一臂之力。這
                   樣的真實面,不去仔細思索,說不定都不覺得呢!

                      一套故事的結束,象徵著一種精神的延續。也謝謝 JK 羅琳創作了這一系列
                   的書陪伴我走過我的童年,也同樣因為這本書,讓我開始會去省思故事背後更
                   深層的意義。這,大概就是經典名著存在的價值吧?


                   四、討論議題:
                      如果有一種愛已以不可能畫上了句點,那你還會繼續的愛那個他/她嗎?有
                   一種愛叫做:成全;有一種愛叫做:守護;又有一種愛叫做:至少,我曾愛過
                   那個他/她,這樣,便足矣。每個人的想法或許大相逕庭,但,至少那是種對自
                   己內心的交代。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