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一 1060315讀書心得比賽得獎封面
P. 59

去看待外在的資訊,這樣寫出來的報導才會更具有參考價值,以避免讓社會大
                   眾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但是,臺灣有些很可惡的新聞媒體。為了賺取金錢和點閱率,而自導自演,
                   甚至是尋找假證據、假證人來捏造不實報導,內容又顯得特別地誇張和聳動,
                   使得人民因新鮮感和刺激感而去觀看;現今還有很多的名嘴和政客在電視上的
                   政論節目大放厥詞,為了讓社會大眾相信他們的言論、同意他們的立場,更不
                   惜把事實誇大。如果繼續讓這種不良風氣漫延在台灣,會為社會帶來極為負面
                   的影響。

                      在我五歲時,有一則弄得社會大眾人心惶惶的新聞,不肖業者將拜完的腳
                   尾飯拿去當作滷肉飯賣。那時的我因為這件事,不敢再吃最喜歡的滷肉飯,很
                   多的商家也因此關門大吉。事後才知道,原來是一個知名的電視主播為了衝高
                   收視率而捏造的假新聞。雖然後來有公開道歉,但還是沒辦法彌補他對社會造
                   成的經濟損失以及人們內心留下的陰影。

                      最近還有一起不正當訊息:就是傳播不實疫情,網路謠傳某縣市有數起登
                   革熱致死案。而一名男子為了吸引大眾關注,所以到處散布謠言。因此讓很多
                   該縣市的人民感到不安,雖然衛生局得知後馬上出面澄清,該名男子事後也被
                   逮捕送案,法官判處新台幣 50 萬元罰鍰,但還是無法挽回已經造成的錯誤。那
                   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呢?可以透過接收不同電視台所報
                   導的同一則新聞來平衡我們的看法和觀念,另外還可以透過思考和書寫的方式
                   來增進媒體識讀的能力。

                      在現今的社會中,只有把自己的能力培養好,才有辦法在接受資訊時,不
                   被新聞媒體牽著走,迷失在茫茫大海中,還可以多看新聞的各種版面,當看到
                   過於誇張的報導時,就可去思考、上網查證和問師長…….的方法。如:透過自
                   己寫一篇報導判斷哪裡比較誇張、比較主觀甚至不實。去看看媒體可能會在哪
                   裡動手腳,就比較能分辨真偽,更不容易被媒體牽著鼻子走。


                   四、討論議題:
                      如何透過自由討論、開放講解等方法,強化讀者的知識視野?我們可以從
                   中汲取面對各種資訊的正確態度,並思考如何在紛亂的世界當中,培養不被媒
                   體左右心智的能力和如何改善我國的媒體現況,最後就可以讓台灣的媒體盡量
                   不再出現這種假新聞現象了。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