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一 1060315讀書心得比賽得獎封面
P. 20
節也很專注,甚至可以說是計較。即使是根深柢固的道理也不會盲從,而懂得
提出疑問。在好奇怎樣的理念可以打造出這樣的學校之下,我買了《穿上盔甲
的貓》這本書。只是小學的我無法完全體會書中的人生哲理;時隔多年再次拿
起這本書,書中的奧義卻破除了我生活中的重重迷霧,使我得見朗朗青天。
書的前言以新詩《穿上盔甲的貓》引出了第一大章節──本質。在社會化
過程中的我們,往往不小心忘記了真實的自己,如同穿上厚重的盔甲,掩蓋了
本質,成為國王的新衣中那群不敢說出真相的老百姓。書上說本質是人們來到
這個世界之前,上天賦予我們的生存工具。而我認為,本質是人們唯一不會變
的事物,是人們最「真」的一部份,也是孟子所說的「赤子之心」。因為展露
本質的真心,我們才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而不是規格化量產的制式產品,世界
也才能多彩而豐富。所以生活中我們要「凡事由真」,用真實的心去追求真理、
找出真相,不要當一個沉默的串謀者。若不以「真」為起點,哪來的「善」跟
「美」?
書中也提到,「好奇心」是生命存在的第二個心跳,人類的發明幾乎都是
來自一句「為什麼」。我非常認同這種看法,因為從最基本的找資料、做實驗,
探究問題成因,都是因為好奇心,好奇心驅使我們學習,成為一生受用的生存
力。好奇心是滾滾的源泉,能使生命之芽萌生滋長,欣然成材。因為好奇,居
里夫人成功地分析出鐳元素的各種性質,精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因為好奇,
哥白尼推翻了太陽繞地球轉的「地心說」。無怪乎有人說:「知識是一種快樂,
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反思自己,有時候喜歡安於舒適圈,此後應該突破,
除了妥善應用時間外,更要多想多問,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利用「好奇心」學
習新知。
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沉迷〉這篇。通常提到沉迷兩個字,就會想到
沉迷電玩、沉迷動漫、沉迷小說等負面內容,然而書中卻認為沉迷是學習最大
的動力。因為對當事人而言,沉迷是一種喜悅的感受,會帶來反覆練習的意願,
當沉迷於某個東西時,便會深入研究、付出心力。我認為這種說法和孔子所說
的:「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不謀而合。好之是情感的傾向,而樂之則是具
體的實踐。「沉迷」就是「好之又樂之」,當人沉迷其中時,便會不斷浸潤涵
詠,因而蓄積深厚。所以沉迷不一定是浪費生命,反而是加強能力的機會。很
多時候我們都只是抱著半吊子的心態在浪費時間而已,如果想進步,就必須真
正花時間去研究,也就是「沉迷」其中,「好之樂之」而不倦,這就是「學習
力」。
書中另一個亮點是談「創意」。創意是因應需求而產生,創意是用來解決
問題的。在我就讀小學時,學校採取主題式教學,課程很強調想辦法解決問題,
也就是注重個人的「創意」。因為問題常常是開放式的,不存在正確的答案,
大家無法抄襲,只好認真思考。透過這樣的訓練,不但思考力大增,創造力也
大增。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能力,因為未來的生活變化多端,是沒有正確答案
的,只有運用智慧及創意,才能解決問題,使自己更卓越。日本曾有客戶抱怨
買肥皂卻買了個空盒。大公司的解決方法是研發一台價格昂貴的「X 光監視器」
檢出空盒;然而另一間小公司,卻是買一台幾百元的強力電扇,放在輸送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