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一 1060315讀書心得比賽得獎封面
P. 17

細地描繪出六位當事人-受害者親人、兩位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家人以及女同學,
                   從案發前到案發後的觀察與變化。

                      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嫌疑犯小直的母親。在她的日記中,我看見母親對
                   孩子的無私奉獻與包容,透過她的視角,看見她對孩子轉變的認知與恐慌。儘
                   管不可否認地,她對孩子寵溺過度,讓小直為所欲為,是個不稱職的母親。然
                   而這個章節卻命名為慈愛者,應該是在肯定:天下的母親都是將無盡的關愛毫
                   不保留地給予子女吧!這讓我想起每次回家時,母親對我的關心總是無微不至。
                   打開大門,迎接我的是憐愛的話語;讀書時,她時不是時的探看、送水;心情
                   不好時,她安撫我的難過,包容我的無理取鬧。這些呵護關愛,都深深烙印在
                   我心中。不論子女如何,母親的愛,皆如川流不息的河水,永遠不會停止。

                      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便會產生不同的詮釋。從書中不同人的主
                   觀告白中,我明白這個道理。深陷其中的人,往往當局者迷。書中提到:「這
                   是世界上多的是只要看的角度不同,同一件事情就會完全不一樣的情況。」還
                   記得年幼時常遭同學排擠,就是因為發生事情時,絲毫不懂得換位思考,不懂
                   得溝通的重要,一味固執己見,有如一個自我隔絕的自閉兒。等到上了中學,
                   靜心聆聽同學的意見,才深知以前的執著愚昧。於是我學習打開眼界,學著傾
                   聽別人的心聲。我覺得一個成熟的人,應該對不同的經驗採取開放的態度,留
                   給雙方足夠的彈性,這是尊重的態度,也是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成長的
                   契機。「換個角度想」就是放開胸懷、放大格局,自然能看到更美的風景。

                      讀完書後,我不禁反思:在學校時,我們是否曾排斥他人?年紀尚輕的我
                   們,往往只看到別人的錯誤與缺點,因而心生厭惡,然而,厭惡無法解決問題,
                   反而會蒙蔽雙眼,使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日常生活中,應該要
                   懷著一顆包容的心。包容如同建造了一座溝通的橋梁,使人與人之間有了潤滑
                   劑的調節。「包容」這簡短的兩個字,能使我們避免因一點不快而結怨興仇。
                   包容,是一種無私、一種力量,「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多忍
                   耐一下、多包容一點,除了增加和睦之外,還可以看到更寬廣的天空。

                      從書中我體會到:以牙還牙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孔子曾說:「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如果書中的森口悠子老師,不要「以怨報怨」,讓法律做出最適
                   合的判決,那結局是否會變得更美滿呢?挾怨報仇,難不成往生的女兒能死而
                   復生嗎?這樣做能減少痛失女兒的難過和仇恨嗎?假若我是森口優子老師,與
                   其活在仇恨的深淵中,我寧可選擇遺忘怨恨。語云:「最高貴的復仇方式是放
                   下。」因為放下,是一種感悟,更是一種心靈的自由。既然發生的事情已經無
                   法改變,那麼忘記仇恨,以慈心對待,以悲心憫眾,讓自己從怨恨的囹圄中解
                   脫出來,讓改過自新者重新出發,豈不是更積極有意義嗎?

                      《告白》是一本沉痛之書,讀完後令人深深扼腕感歎,但它也教會我許多
                   事。首先,我體認到母愛的深厚偉大。接著,我體認到不同的選擇會造成不同
                   後果,因此遇事應多元設想、換位思考、審慎處理,以達成最圓滿的結局。最
                   後,我更學會包容別人、放下仇恨、護念別人,多一分忍讓,世界就會多一分
                   和氣。「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我堅信:從別人的苦痛中省思自己的缺點,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