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111-1閱讀心得作品集_完整版
P. 14

新冠病毒快篩造假之可能性及成因
                      (二)實驗結果

                                  經過對快篩和偽陽性的資料及實驗數據的統整,本研究確定了快篩具有
                             造假陽性的可能。但本研究重現實驗時並沒有得出和文獻中相同的結果。根
                             據本實驗結果,可以發現酸性的溶液通常會導致膠體金抗體複合物整個位移,

                             因此並未如文獻實驗中的兩條 C 和  T 線的明顯成色,反之鹼性的溶液雖有成
                             功將 C 線無位移的顯現出來,但未在 T 線呈色。此結果並未完全按照研究者
                             的預測,但可以由表四的圖片發現,酸鹼值越極端者,在顯色的反應速率越

                             快,且呈現的紅色越深;相反的,酸鹼值越靠近中間者,不但反應進行緩慢,
                             且難以呈色。圖四、圖五為示意圖,未按照真實數據繪製。

                      圖五:酸鹼程度與呈色的關係                               圖六:酸鹼程度與反應時間的關係




                          酸鹼程度



                            淺                            深
                                        呈色深淺


                                    製圖:研究者                                      製圖:研究者


            伍、研究結論與建議

                      藉由此次實驗我們可以得知快篩並非百分之百準確的檢測方式,有關其可造假的漏

                 洞不計其數。然而造假快篩是非常自私的行為,並且會造成身邊人士的惶恐及困擾。此
                 研究中的實驗設計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才導致了最後的實驗結果和預期有很大的不同。
                 但值得慶幸的是,透過此次的實驗,我們都在實驗的過程中接觸到了許多對我們來說非
                 常新奇的實驗方法及器材,也藉此機會經歷了一次,從零開始探討與發想一個實驗的過
                 程,希望我們可以在未來的路途中利用到此次經驗,並加以改進。


                      我們的研究只有專注於探討酸鹼影響抗體,但影響蛋白質的因素尚有很多可以探討,
                 未來的研究可繼續朝此方向發展。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延燒,相關的議題依舊深受大

                 家關注,希望我們的研究資料可以給往後的研究者做為參考,這樣此次的研究會更具有
                 指標性和意義。








                                                            9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