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1090325小論文
P. 82
2019 年全球大規模森林火災之探究
此外,受到內華達州、亞利桑納州等內陸乾燥地區高壓輻散作用吹
拂的地方風作用,如圖三,乾燥的空氣翻越山脈,在背風處形成焚風(當
地稱之為聖塔安娜風)。原本低濕的風變得更為乾熱。與此同時,落山
風因峽管效應的作用而導致風速增加。這強勁又極為乾熱的聖塔安那風
更是助長了加州山火。
圖三:美國加州聖塔安那風示意圖
(資料來源:As Autumn Looms, So Does the Threat of Santa Ana Winds。
2020 年 2 月 12 日。取自 https://www.redzone.co/2015/09/26/
as-autumn-looms-so-does-the-threat-of-santa-ana-winds/)
(2)亞馬孫(熱帶雨林氣候區、熱帶莽原氣候區):
本地全年雨量豐沛,年均降水量:2458 毫米(如圖四),具有濕熱的
氣候特徵,氣候條件較不易出現嚴重的森林大火。 2019 年亞馬孫森林大
火主要也並非由氣候因素引起,而是以人為因素為主。
降水量
(mm)
圖四:亞馬孫地區降水量圖
(資料來源:Climate-data.org Amazon。2020 年 2 月 9 日。取自:
https://en.climate-data.org/south-america/guyana/amazon/amazon-498689/)
(3) 澳洲東岸(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本地區位於澳大利亞大分水嶺的東側,是東南信風的迎風處,雨量
相對充沛,年均降水量:1309 毫米(如圖五),並非發生大火的經典乾
熱氣候特徵,因此除非嚴重異常的乾旱,平常此地並不會有大規模的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