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第1081015梯次閱讀心得_電子書
P. 12

後不再流血。成長的過程誰不辛苦呢?在經歷生活的難關以及各種困難和失敗
                   的悲傷之後,罹患布偶症似乎變成了「長大了」的象徵,漸漸地越來越少人了
                   解布偶症,也越來越少人能看到漫天飛舞的棉絮,和偶然綻放中的花朵,唯獨
                   身為布偶症的患者,才能看到社會中不尋常之處。

                        作者在二常公園裡想表達的是: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間,其實我們
                   還有很多很多的選擇和可能。既使在過程中會伴隨著寂寞和痛苦,但是這些不
                   正是生命的本質,以及成長的契機嗎?而我認為以「常」與「無常」來理解,
                   更貼近生命的本質,也更能夠得到解決之道。怎麼說呢?布偶症的最初病因,
                   是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和眼光,因此改變自己的行為或習慣,最後導致無法再
                   為自己做決定。試想,這個世界每分每秒都在改變,當自己一直以來奉為圭臬
                   的準則不再被認同後,早已僵硬的心,要如何做出應變甚至是轉念呢?所以我
                   認為,必須理解一個道理:沒有永遠的正常或不正常,這便是無常的一部份。
                   回到布偶症來說,沒有人能完全避免布偶症,因為沒有人能完全不被外界的評
                   價所影響,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怎麼轉換自己的心態,坦然的面對自己的不
                   足和自卑,不要讓這些情緒傷害了自己和那些愛著我們的人,然後勇敢的邁出
                   下一步。

                        對我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小說、一段故事,而是一次的心理諮商,
                   如果自己也在那個世界裡,我想我應該也是一位布偶症的重度患者,我知道自
                   己對他人的言語看得太重,但是自己卻無法做出改變,因為在嘗試的過程中我
                   總用否定自己的態度和方式,當然感召的結果多半都是讓自己越來越負面。看
                   完這本書的時候才知道:其實很多人都有跟我一樣的煩惱和問題,這些並不是
                   不正常的、錯誤的,只是困在自我厭惡和他人評價的死胡同裡。然而,我們常
                   常忘記自己有權利暫停腳步,有權利放下他人的批評,並不需要一直橫衝直撞,
                   讓自己和他人都遍體鱗傷。

                        書中的文字就像一個溫柔的擁抱,給我鼓勵;像溫暖的陽光,從裂縫糝下,
                   讓我看清生命中的美好;更像在耳邊的低語,提醒我別再沈浸在過往的遺憾,
                   而是要好好珍惜當下的自己和他人。「沒有人能真正捨下所有人的期待,在乎
                   別人的眼光和期待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過於絕對地認為這是不好的、不對
                   的,因為這些會讓我們走向極端,讓我們忘了那些仍在乎我們、愛著我們的人,
                   甚至會讓這些人受傷了。」希望看完這本書也可以給你信心與勇氣。


                   四、討論議題:
                        如果身旁的朋友也患上了布偶症,你會用什麼方式讓他不再被他人的眼光
                   所限制?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