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107-11071115梯次小論文比賽得獎作品
P. 81

篇名:以牙「環」牙─四環黴素對牙齒的影響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牙齒的變色出自許多原因,但是大家對藥物導致的變色沒有很多的了解。在班上有
                     一位同學,牙齒有異常的變色情況,經過詢問後才得知是因為小時候吃感冒藥所導致
                     的。我們對此感到好奇,到底是甚麼樣的「感冒藥」才會對兒童的牙齒造成如此嚴重又
                     不可逆的結果。經過一系列的查詢後發現罪魁禍首竟是應用非常廣泛的抗生素─四環黴
                     素。因此我們慢慢揭開這「能益人亦能害人」的抗生素神秘面紗。


                 二、研究目的

                          探究四環黴素對於牙齒會造成影響的年齡層及促成原因,並了解治療方式和是否有
                     可逆性。希望藉由此篇小論文呼籲大眾對抗生素的使用有所警惕,並知道其影響力。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獻探討:透過查詢參考書籍和各種學術論文,我們能夠探討牙齒變色的主因及四
                         環黴素的類型。


                     (二) 問卷調查:調查民眾對於四環黴素及牙齒染色的了解,總共得到 202 則回覆。


            貳、正文

                 一、四環黴素簡介


                     (一) 歷史


                              1945 年美國植物學家杜嘉博士(Benjamin Duggar)從一種墓地附近的一種特殊
                         土壤里分離出一種特殊的金色的化合物。這種土壤里有一種特殊的殺死病菌的菌
                         類,金黴素鏈黴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這種金色的化合物就是第一個四
                         環素類黴菌,杜嘉博士把它命名為金黴素(aureomycin)。不久后豐勒(AC
                         Finlay)等人在相似的鏈黴菌龜裂鏈黴菌(S. rimosus)中發現了土黴素,這類抗生
                         素都有相同的氫化並四苯母核結構,它們也因此而得名。

                              四環素抗生素則是由一位美國化學家勞埃德·科諾菲爾(Lloyd Conover)所合
                         成的。 他是首位發現可以利用化學方式來改變天然抗生素的成分,進而生產其他有
                         效治療疾病的抗生素藥物的化學家。他的發現激起科學家對於抗生素結構的研究動
                         機,促成後世許多重要抗生素的發明。



                      (二)結構

                                                    化學式:C 22H 24N 2O 8


                                                              1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