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一 1060315讀書心得比賽得獎封面
P. 43
菲尼斯的嫉妒,那天午後當兩人站在樹枝上,金恩悄悄地搖動了樹枝,失去平
衡的菲尼斯……
整個故事圍繞在兩個「摯友」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友誼的信任與背叛,
是崇拜與嫉妒。其實我相信即便是在現實生活中,再怎麼發自內心的友誼之間,
或多或少都還是存著一絲絲的嫉妒,或許有時候我們將其美稱為羨慕。我很羨
慕我的閨蜜無論到哪裡都能如魚得水,和大家打成一片,而我只能在一旁癡癡
地笑著。在這樣掩飾尷尬的笑容下,我嫉妒著她隨和的個性,開始不著痕跡地
限制她的行動,將她綁在自己身邊。而這些也都是在好幾年之後,我才敢和她
坦白的。然而和書中的菲尼斯不相信金恩害他跌落一樣,那時的她以為這都只
是她的多慮,因為她是那麼地相信我。真相大白後她原諒了我,甚至為她在我
心中的地位而感到開心。也是在這樣敞開心胸的氣氛下,我才驚訝地發現自己
也是她所羨慕的對象。人非聖賢,誰能無妒?
然而這本書只是那麼簡單的友情故事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試圖將他
們的故事和戰爭扯上關係,可故事中卻沒有一兵一卒,甚至一顆子彈的出現。
直到讀到尾聲,我才瞭解其間的關聯——他們的友誼就是戰爭的縮影。書末這
樣寫道:「所有人,除了菲尼斯以外,都覺得自己在前線彼方望見了敵人,並
以無盡的代價構築了屬於自己的馬其諾防線,然而就算敵人真的發動攻勢,也
從未以我們想像的方式攻擊;我們甚至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不是敵人。」
我的腦中立刻蹦出了一種想法——即便戰爭並未波及到戴文的校園裡,但
它確確實實地影響了每一個人的命運。金恩相信戰爭,和那個時期的每一個青
少年一樣,雖然還未被送上前線,但那是他們已被決定好的命運。我猜想也是
因為這樣,金恩便將校園當作了他心中的戰場,而他的摯友菲尼斯自然也被他
想像成敵人。內心中的敵我意識使金恩不相信菲尼斯真摯的情感,甚至懷疑自
己是被害人,儘管他根本無法確定這荒謬的想法,是不是單純的出自於內心的
嫉妒。他以為自己望見了敵人,就如同千千萬萬個走上沙場的年輕軍人。他所
製造的「意外」如同戰爭,在那一刻金恩已被嫉妒所扭曲,他喪失了人性最珍貴
的純真。這是在戰爭中比子彈更為深遠可怕的傷害,敵人在他們的內心中生了
根,一輩子地煎熬著這一世代的人。
其次是菲尼斯,一個知道有戰爭卻不願承認戰爭的男孩。在摔斷腿之後,
他一面否認戰爭的存在,一面卻毛遂自薦地寫信給軍隊。我認為菲尼斯給人的
感覺是一個充滿熱情活力、天真無畏、擁有未來的孩子。他相信是自己從樹上
跌落,相信那不是金恩的錯,甚至為自己懷疑朋友而感到愧疚。在那個絕望的
戰亂時代裡,他代表的就是一道溫暖的曙光,願意相信任何人。因為他不允許,
也不願意讓戰爭這樣無情的事物,玷汙了他內心熱愛的生活信仰。他純真的心
靈為他自己,甚至為周遭的人帶來了難得的和平,人們可以從他熱情天真的樣
貌找到希望的影子。可是最後菲尼斯卻死了,他在手術治療中停止了心跳。難
道,天真的人是不見容於戰爭的?還是心靈的爭戰,必將帶來天真的毀滅?
對於戰爭,我們所能想像到的畫面,無非就是槍林彈雨,以及應聲倒下的
一具具軀體。讀完《返校日》這本書,我才瞭解到在真實的戰爭之外,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