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一 1060315讀書心得比賽得獎封面
P. 46

之間有一種呼吸與共的相濡」當我閱讀到此句話,我只有不停點頭和微笑的反
                   射動作;沒有舞台就沒有觀眾,沒有觀眾就沒有舞台,這種共生的浪漫又能在哪
                   兒找呢?「『愛戲人』的眼睛是另外一種,很難形容,但碰到的時候你會知道」
                   那樣的眼睛是閃閃發光的,就像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只屬於自己的世界,為
                   了戲劇而痴狂的雙眼,我見過,而我自己也是。「能看到躺在劇本中的故人一
                   一復活起來,在聲光電化中與你共度一宵,人生還有什麼更好的事呢?」這句
                   話則是更加呼應曉風女士對戲劇的熱愛,這句話更是正中我下懷,是阿!能欣
                   賞一齣美好的戲劇,人生還有什麼更美好的呢?

                        這一本書最特別的地方,我想就是,雖然只單純放進九份劇本,分別有:自烹,
                   第五牆,猩猩的故事,和氏璧,武陵人,嚴子與妻,位子,第三害及一匹馬的故事,卻是
                   一點也不無趣反而讓人想要不斷不斷閱讀下去。就舉本書第一齣劇的劇本來說。
                   「第五牆」就只是一齣單純描寫一個家庭的故事,然而其中「先知」和「觀眾
                   代表」這兩個角色耐人尋味。「觀眾代表」從頭到尾說他在看戲,卻不斷擅自
                   跑上台,就像人生中許多的莫名其妙吧?至於在整齣戲中,觀眾代表說他在看
                   戲但台上一家人卻說是房子的一面牆倒了底下的人都在偷窺看笑話,也增添這
                   齣戲模糊和荒謬的味道。「先知」於我而言,就似時間的提醒者,劇中他說著:
                   「我上次碰見你爸爸媽媽,他們也正是十八歲和十九歲啊!那分明是上禮拜的
                   事阿!怎麼一下子就有你們了?」使用一種現實世界不可能的邏輯訴說時間的
                   飛逝,給予觀眾直接衝擊的接收時光匆匆這件事。

                        不僅僅有精彩的劇本,曉風女士在作品的呈現中會加入一些註解,令讀者
                   能有更身歷其境的畫面。讀著劇本,彷彿也能看見舞台在眼前,演員演著戲。

                        閱讀完這本書,我心中充滿對作者的崇敬。她不單單只是呈現自身的作品,
                   她還充分展現她對戲劇的熱愛。我覺得此書不令人乏味的原因或許是作者她從
                   頭到尾未寫戲劇晦澀難懂的理論一面,僅單純陳述劇本以及她和戲劇相遇,相
                   知的故事,用文字優美地帶出戲劇令人感動時難以言喻的悸動。

                   四●討論議題:
                   我很喜歡張曉風女士對於為何創作這本書的說法,因此想就此稍作討論。世人
                   經常習慣替周遭世界的一切下定義、架框架,可是人們往往忘了,藝術和文學
                   是無法用科學方法來詮釋定義的;或許能以科學創作,但那與模仿科學般下定
                   義是截然不同的!定義一位藝術家是屬於什麼風格或什麼主義,就像是給她套
                   上枷鎖、關進牢籠,常常束縛了創作的思維。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