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stars17
P. 71

古典,不遠

                                                                                            國二甲  彭琨泰


                    《古典其實並不遠》這本書把各種神話、預言、古典小說合編成冊,裡頭的〈空城計〉、〈定伯賣鬼〉、
                  〈黛玉葬花〉、〈三調芭蕉扇〉等,都是著名的小說章節。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的〈武侯彈琴退仲達〉,也就是廣為人知的「空
                  城計」。當中我看到自傲、猜忌與冷靜的人物性格,再究其前因後果,更能領悟「聽從勸導也是顧全大局」
                  之理。


                    話說馬謖自認熟讀兵書、頗識兵法,於孔明面前立下軍令狀後,鬥志昂揚地帶兵前往街亭戍守。但到
                  了街亭後,馬謖不顧王平的苦口相諫,下寨於絕地,後來果然應了「不戰自亂」的預言,造成蜀軍傷者極多、
                  失去咽喉要地,這便是空城計的前因──馬謖拒諫失街亭。


                    知道大勢已去的孔明,急派關興、張苞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並交代若遇魏兵,只
                  能搖旗鼓譟吶喊、虛張聲勢,不可追擊。忽然,城中十餘次飛馬來報,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蜂擁而來,
                  身邊僅有兩千五百軍的孔明急中生智、故佈疑陣,派人收起軍旗、大開城門,上演灑掃街道秀。在大家茫
                  然不解、手足無措的惶恐之際,自己盛裝出席,於城樓之上焚香彈琴。多疑的司馬懿看到此景,自揣有詐,
                  因而退兵。


                    空城險計之所以能化險為夷,主因是司馬懿的那句「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若孔明平日是個狡猾
                  鬆散、常懷僥倖之人,相信也難逃司馬家族的法眼。所以,在精采的情節中,我了解到原來平日養成細心
                  縝密的習慣、累積自己的正面形象,在危難之際還能助我們挽回頹勢。


                    《古典其實並不遠》一書中,還摘錄了聰慧卻醜陋的許允妻、乞墦裝闊的齊人、刀傷眉間的定婚店、
                  稀世珍寶和氏璧……,從志怪志人到話本章回,這些機智生動的情節,帶著我們去重溫古人的心事與智慧,
                  藉此重新審視我們自己的誠心與作為。古典,離我們一點都不遠。


















                                                                                                                   69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