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普台之星15
P. 16

文 / 國文科教師 李文玲

                       李文玲老師

                                              一般人總認為《詩經》是一部譏刺時政、歌詠情志的溫婉之作。殊不知寫情載意固然
                                            是《詩經》的本色,但經世濟民的儒家卻活用了《詩經》,將其含蓄蘊藉的表達方式、優
                                            美雅致的屬辭綴句,運用在莊嚴的外交談判上,創造出高明的《詩經》外交學。
                                               根 據 春 秋 重 要 典 籍《 左 傳 》 的 記 載, 在 外 交 場 合 引 詩 多 達 二 百 五 十 條, 且 百 分 之
                                            九十五出於《詩經》,《詩經》外交學可說是當時的顯學。從《論語》中也可窺見這種趨勢,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說:「不
                                            學《詩》,無以言。」在在說明了出使外國,能以《詩》為外交辭令,侃侃專對,正是學習《詩
                                            經》的重要目的。

14
       折衝樽俎賦〈采薇〉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