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普台之星12
P. 81
文 / 數學科教師 陳文寬 79─
「那個不是某某某嗎?沒想到他這麼會演!」此刻觀眾席一陣陣哄堂大笑聲,台上的高二學生一年多前還 當
是自己班上的學生,正在「外語星光之夜」中表演短劇。他們熱力四射,完全看不出來當年青澀害羞的模樣。 東
一齣齣精心排演過的短劇陸續上場,主持人也妙語如珠、熱情串場,觀眾完全沉浸在時而歡樂逗趣、時而感人 方
肺腑的劇情中。當夜漸漸深沉,表演已到尾聲,「最後,讓我們歡迎國二可愛的學弟妹們!」主持人語音一落, 遇
國二學生表情略顯緊張,從後台魚貫出場…… 上
西
「我想讓學生知道自己文化的根在哪裡 ?」處理完一通通電話,外語中心張少芹主任一反平時的笑容可掬, 方
表情嚴肅地解釋,為什麼讓國二學生在外語星光之夜唱誦《論語》篇章及〈禮運大同篇〉呢?又,什麼是「文
化」?比起抽象但定義嚴謹的數學名詞,「文化」恐怕是最難解釋的詞語,也是最被濫用的詞語。倘若不信, 四
在普台的校園隨機找一位國二學生,他都能清楚地告訴你什麼是「一元二次方程式」,但是,「文化」呢? 語
與
打開現代人最愛用的 Google,輸入「文化」二字,約有 408,000,000 項搜尋結果,在首頁,總統歐巴馬、 論
藝人許瑋甯及炎亞綸的照片映入眼簾;點擊維基百科,看到的是:「文化是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首次使用拉丁 語
文 "cultura animi" 定義,原意是靈魂的培養(cultivation of the soul)」、「廣義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
建築、飲食、工具、技能、知識、習俗、藝術等。大致上可以用一個民族的生活形式來指稱它的文化」、「『文
化』在漢語中實際是『人文教化』的簡稱。……『文』是基礎和工具,包括語言或文字,『教化』是人群精神
活動和物質活動的共同規範。」
我很喜歡「靈魂的培養」這個說法。看日劇時,有時會看到「大和魂」這個詞,大約是與這個說法相呼應吧!
日本及韓國都非常重視自身的民族文化,其也深受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那中國與台灣自己呢?文化,從內在
的精神思想到外在的生活形式,顯示在各個層面,如同水涵養魚,我們日用而不知。如果說要選一個最能代表
我們文化的日常器物,那可能非「筷子」莫屬了!中國古代稱筷子為「箸」,除了是普遍的食器外,也因外形
直而不彎,被用來表彰一個人的耿直。小時候,如果不小心把筷子插在飯上,總不免被嘮叨一番,只因會聯想
到供奉祖先的立香。另一項能代表中國文化的,便是古代日用品、現代藝術品——毛筆。毛筆的發明使得中國
文字有別於其他文字,勾、捺、點、撇之間,每個字都擁有了自己的生命。王羲之千古名作〈蘭亭集序〉中,
二十一個「之」字,各具神韻,無一雷同。恐怕也只有中國書法能將字的美感表現得如此酣暢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