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1111010閱讀心得作品集_電子書檔
P. 90
三、我的觀點:
書中的主角在陷入人生低潮時,藉由到屏東潮州的大武山下生活,接觸到當地的風土人
情,漸漸地從中尋回生命曙光。序章揭示:「念斷了之後,才知道,之前的,叫做愛。」令
人體悟到,各種人、事、物之間都交織著各式各樣的情感,沉浸於其中的當下未必能感知,
等到生命最終漸漸步入無盡的黑暗時,驀然回首,必會領悟到過去的生命旅程,充滿著一道
道值得珍惜的光芒,熠耀生輝。
書中提到到某位身心脫臼「作家」在迷惘時,曾被師父勸說:找一個小村居住,可以尋
到生命中企求的答案,他對此深感不解,我也對此充滿懷疑,我不明白為何到一個偏鄉小鎮
居住,便可以領悟「生命」。不過隨著細細琢磨本書,漸漸發現到去「小村」的意義。因為
當自身感到矛盾卻又汲汲營營地追求俗務時,目光不僅聚焦在「自身」,心中還堆集了財色
名利的慾念,清明的本心遂被蒙蔽在俗世的五光十色中,生活黯淡無光,自然不解生命的意
義。但在幽僻的小鎮,觀花開自落,聞燕雀呢喃,卻可以抽離懽華人世的塵勞,重新注入純
樸而真摯的生命活水,滌清久被關鎖的本性,塵盡光生,澄澈明淨的真心中自然會映射出答
案,光輝也會照破山河萬朵。
隨著到達大武山下,「作家」遇見了經營「寂寞咖啡館」的包租公「員外」。剛開始讀到
這個人物,只覺得他是一個熱情而富有的村民,也對他扮演不同人,寫信給服刑人的行為感
到詫異有趣。但進一步體認到他樂善好施的「持恆」,以及對貧困孤獨村民噓寒問暖的「日
常」時,我深切感受到施者寬闊的胸襟和低調的溫馨。後來,看到因為員外的「書信」而重
燃希望的蒙冤受刑人時,我更真切明白了最可貴的「布施」就是生命的救贖,就是指引人找
回光明與方向。從納悶、動容,到知曉,「員外」使我領悟了真正的布施應該像涓涓細流不
斷地流淌,不爭名不逐利,無人知曉,卻能穿山裂石,抵達終點。這道光,雖幽微卻恆久長
遠。
雖然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善意的謊言仍舊是欺騙」,或是「為什麼要為了一個僅僅是生
命過客的陌生人,付出那麼多?」但我認為許多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是無法以「是、非」或
「利、害」的價值觀去衡量的。生活於世,若有人不幸於黑暗中墜落時,我們能不伸出一雙
向上拉拔的手嗎?若有人在雲霧中迷失津渡時,我們會不點燃一盞指引正確方向的明燈嗎?
這些溫馨的關懷馳援,何必一定要施加於至親?為何不能施加於過客?施與受,不就是一種
緣分?愛所以偉大,不就是因為無私嗎?因此書中這些人的付出,使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
的「緣分」與「愛」,也是生命中一道難能可貴的光。
後來,「作家」邂逅另一個主角--一個在青春年華時被殺害的少女,本該是在燦爛時
節準備盛開的花苞,卻抱著遺憾硬生生被強摘下來。她帶著對未來的冀望,以及早上與母親
爭執後來不及言說的道歉,無聲地殞落。當所有人隨時間之流奔赴前行時,她兀自滯留人
間。不論亡者與生者,心中皆承受著無盡的遺憾。直到「作家」將少女的話,轉述給尚在人
世的失智母親時,少女才了無牽掛地含笑離去。可是真實的人生中,經常無法如少女般有機
會彌補,經常要為失誤的言行付出無可挽回的代價。人生最大的懲罰是後悔,後悔喚不回遺
憾,後悔消除不了傷痛。真正的愛,是在能愛的時候,懂得珍惜,所以讓我們好好珍惜當下
吧!這一層領悟,使生命旅程閃耀出最瑰麗的光芒。
〈大武山下〉是一本令人著迷的文學作品,同時也是一本耐人尋味的生命之書,一次次
的品讀總是隨著經歷的人生而有不同的體會。它教會我開拓視野,找回迷失的自己;它引領
我感受每一段「緣分」與「愛」;它更告訴我珍惜當下,不留遺憾。一趟大武山下之旅,引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