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1111010閱讀心得作品集_電子書檔
P. 6

塊土地上始終是一種珍罕的怪物。於是,這個民族的精神天地長久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
            態,它常常不知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自己究竟是誰,要幹些什麼」。(p.184)

            三、我的觀點:


               文化苦旅,書名含義十分深遠,作者浪跡天涯,一站顛簸過另一站,遍訪人文山水,一
            個苦字包含了身體的辛勞,但何嘗未有心理上的苦澀,不僅關照了中國的文化,也有作為一
            個人本身生命的意義。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國人一路歷史走來揹負太多苦難,作者一路
            行來,大地無言,卻烙印無數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本書有各種角度看來,時間、空間、地
            理、歷史、人文,層層交疊出這趟旅程的豐潤和感嘆,如此蒼涼的路途,卻以希望終結,將
            作者對中國深刻濃郁的感情寄予無限之期盼。

               「老吳窗口」一篇與道士塔筆法相反,頗具短篇小說的形式和架構,本篇亦為作者之行
            旅,但走訪的是他自己的故鄉,在作者回憶的同時重點圍繞一位女子,『荷英』在他幼時為
            了逃婚求助於小學女教師,終獲暫不婚姻因而成為作者的同學,但他前衛的作風,只有作者
            母親呵護者,在文章委身作者知道他的下落,已成了老去的婦人,何等的反諷啊,一位活力
            女性受了一番教育,卻未能一展想望的飛翔雙翅,文中的詩所謂輪迴的悲劇,真是如此嗎,
            深刻懷念的窗口仍在,人世已然不復當日,真是如戰此嗎?原來人在年輕在理想蓬勃,仍逃
            不過歷史滾滾江流的過程,時間洪流的衝擊,原來世上沒有什麼是永恆,人之于世上全是漂
            泊的旅人。

               敦煌藝術全由「莫高窟」一文具體呈現在我們眼前,作者憑著對美的獨特的認知,成功
            地捕捉了抽象的壁畫神采,並介紹其在中華文化中扮演的歷史,但遊客們在觀看壁畫,卻殊
            不知其實這也望著自己,有藝術的長廊引申至歷史民族的心理,神往於當時感受的時空飛
            騰,神人交融,作者期盼有一日仍能於此再見最初的風華。

               另一篇「臘梅」至於其他比較不同的,這篇小品描述作者生病住院期間,一支綻放的臘
            梅如何影響他,及其他病人的心境,宛轉清彩的筆觸中透著淡然的愁緒,在作者心中這株寒
            梅,是他往後蒼茫旅程中,明滅與心間的光芒。象徵著生命的希望及美德,在大雪紛飛的病
            院給了病人精神上的撫慰,走上康復之路,結尾處護士與梅相映和也暗示中國文化的美,在
            古老似欲凋零的外表下,其實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株寒梅,當遭逢變故或灰心喪志時,為
            每個人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永不熄滅的燈。

               「這裡真安靜」,點出廣大深遠的主題,令人對人性的扭曲發出道德的省思,漂泊的主
            題,對應出文中的異客,華北平原萬里雲天的背後,有著因果的潛因,人生如夢似幻,在芸
            芸眾生倉皇的旅程中進無法跳出輪迴的安排,作者慈悲的心中婆娑世界雖有善惡之分,有時
            罪惡自私的人性令他失望,但他重新睜開眼再望這有情人世,愛欲榮華,不可常仗,終當別
            離,出世入世,不過繁華一場,歸於安靜的前戲罷了。

               作者藉由一篇一篇之散文,陳述各項驛站停泊偶發的感想,在道士塔中特意安排出一種
            類似仙人戲劇及場景時空交錯,令我彷彿置身於道士存在的年代,莫高窟中向著中國古代最
            爛的光景,禁毁與一個人意識小小的貪念,人何其偉大足以撼動歷史,但又何其渺小淹沒在
            歷史洪流中無以復加,這是一場中華民族的大劫難。作者兼含客觀的事實報導,主觀的情感
            湧現以及主角戲劇化的呈現,讀來恍若歷歷在目,卻不禁掩卷愷嘆自己的無能為力。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