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第1090315梯次閱讀心得_電子書
P. 38
開始萌芽,父母口中的禁忌事物,神秘的讓人躍躍欲試,是非善惡不再鮮明,
許多觀點和根深蒂固的教育互相牴觸,令人不自覺想去衝破它的禁令、挑戰它
的底線……。青春期的我們滿懷疑慮與矛盾,逐漸迷茫。如同辛克萊到外地讀
書之時,脫離家人呵護的羽翼,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探尋生命意義,希望長久
以來深埋心底的疑問能獲得謎底,但眼前卻是一條重山萬嶺、無盡深淵的道路,
坎坷而艱辛。辛克萊的自我探索,跌跌撞撞,遍體鱗傷,藉由不同經歷的磨練
後,讓久困迷霧中的他得到啟發,思想得以撥雲見日,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
書中最有共鳴之處是,有個朋友告訴辛克萊,聖經裡的故事並非永遠正確
無誤,那些被人唾棄的負面角色看似永不得翻身,不過真是如此嗎?倘若換個
角度詮釋或思維事情,或許會產生大相逕庭的結局。可從古至今有誰敢質疑被
奉為圭臬的崇高思想,表達一般人認為荒誕不經的見解呢?我認為是少之又少,
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太害怕與眾不同,無法承受群眾不解的眼光及聲浪,而格外
在意人際關係的青少年,總會強迫自己口是心非僅僅是為了融入團體。但渴望
被接納的同時,往往像失去羅盤的水手淹沒於茫茫大海之中,迷失了方向也開
始自我懷疑。然而,另一方面,身處群體中的我們卻備感渺小微茫,無法得到
預期中的舞台時,渴望被認同又渴望與眾不同的心情,讓我們為了尋找這些謎
團的解答而疲憊不堪。這曾經同樣是我的問題,努力隱藏心中想獨佔鰲頭的想
法,卻對自己存在的價值越來越模糊,無數次的天人交戰後,心裡的矛盾與衝
撞才逐漸平息,慢慢地摸索出一個平衡點,讓自己不再被心理的戰爭折磨,一
直苦苦尋覓的解答終於水落石出。
我領略到很多事沒有是非對錯之分,只因為習慣用一成不變的模式去看待
事情的青少年們,時常忽略隱藏的細節而斷然下結論,如果用不同角度去評論,
結果或許會出人意料。就像書中提及:「我們應該尊敬並珍惜整個世界,而不
是只重視人們刻意彰顯的光明面,這麼一來,當世間最自然的事情發生時,就
不必假裝視而不見。」這個社會有光明亦有黑暗,面對黑暗毋須壓抑亦毋須歌
頌,如何以成熟的心態去對待,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習的。而面對那些想法理念
與主流不同的人,應予以尊重,只因每個夢想都十分珍貴,實踐的過程皆須鼓
起萬分的勇氣。
我相信人生就是如此,尋找生命真諦的過程,可能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改
變原有的思維,但不管陷入什麼瓶頸,都嘗試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與不同
的視野出發去解決,這樣欣賞到的風景、遇到的貴人將不盡相同。每個人創造
出的「世界」就是由這些不期而遇、無意間的重疊,碰撞組成才會顯得精彩。
年少無知的我們,雖然猖狂、魯莽卻無所畏懼,只要學會在逆境中做自己、了
解自己,明白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並善待一切周遭的事物,或多或少能彌
補年少歲月帶來的徬徨與無助吧!
四、討論議題:
青春期的少年們,希望追求平凡中的不平凡,在這矛盾的情緒中,若身旁
的人無法理解與支持,我們該用什麼管道去抒發心中的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