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第1081015梯次閱讀心得_電子書
P. 34

重要的就是外人的接納與理解,而這趟旅程也使他經歷了醫生生涯中不曾有過
                   的靈魂洗禮。

                   跨領域地關懷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是二十一世紀世界公民應有的風度,因為,
                   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問題,就是全人類的問題,身為現代人,連加恩遠赴西非行
                   醫純粹因為對「人」的重視與關懷,但他只是先驅,若要徹底扭轉這個世界的
                   黑暗面,靠他一個人是絕對不夠的,需要大家一同響應,改變這個世界。他曾
                   經說過:「好命的孩子,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為了幫助更多的人甚至比別人
                   更勞累。這樣,好命才有意思。」的確,好命人的存在就是為了要關懷更多的
                   人。

                   人生中很多有意義的事情,猶待我們發現,付出實際行動,才能真正實現美好
                   的理想世界,但究竟是什麼蒙蔽了我們的雙眼,使我們無感於他人的苦難呢?
                   我想,這正是人類的惰性所在吧!吃飽喝足之後,其他的事都不是事,自然不
                   會想要為別人多付出,這樣渾渾噩噩的人生注定是場悲劇,然而我認為每個人
                   生來都被賦予著重大的任務,那就是做一件專屬於自己、有意義的事情。身為
                   人,不該把自己侷限在狹小空間中,當一個「心囚」,一再重複著我們的「例
                   行公事」,不如我們花點心思,藉由付出把自己的人生雕塑得更完美,更值得
                   品味,我相信這麼做可以讓人們活得更有「價值」,或許有一天,我們也可以
                   像連加恩一樣,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打破國與國之間的藩籬,才能真正幫助到
                   那些正遭逢不幸的人們,為他們找回遺忘許久的笑容。

                   雖然人是如此渺小,但是如果每個人都願意以一己之力造福他人,哪怕只是九
                   牛一毛,依然會積沙成塔,讓現實與理想吻合。在二十一世紀,地球是平的,
                   愛的所有權不應該因人而異,身為幸福的台灣人,應該用實際行動幫助更多需
                   要幫助的人。,不要只是空口說白話,而沒有將理想實現,有夢未完的人,是
                   最悲慘的。


                   四、討論議題:
                   二十一世紀世界又叫做地球村,一個人的問題就是全人類的問題,沒有一個問
                   題是身為世界公民的我們能忽視的。既然這樣,那為什麼還有本書提到的諸多
                   問題發生在我們的周遭?其實答案已不言而喻,那就是文明時代裡人類的自私
                   讓他們把自己封鎖在自己的世界,進而對外在的世界沒有感覺。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