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小論文作品及封面-1031115
P. 11
張騫通西域時所聞「身毒」為何處
的答案,由於「身毒」與「捐毒」的音似,加上「身毒」乃地方三萬里之大國,於是讓張騫直
覺上認定是「身毒」,而非僅有三百餘戶的小國「捐毒」。因此才可能會造成這樣的誤解。
上述的假設固然沒有更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但卻是在沒有更多史料可以參考的情況下,
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
在這次的翻閱史書中,發現了自己就像是時空偵探一樣,在史料中找尋真相的蛛絲馬跡,
雖然結果不如預期,但是卻也發現了歷史研究的樂趣,希望能藉此契機,將此研究方式運用到
各學科上,一定能對各科學習有所助益。
肆●引註資料
1. 司馬遷(2014)。史記。台北:中華書局。
2. 瀧川龜太郎(2010)。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
3. 班固(2010)。漢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
4. 范曄(2013)。後漢書。台北:三民書局。
5. 方豪(1953)。中西交通史。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6. 閻宗臨(2007)。中西交通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7. 維基百科:身毒古道。2014 年 11 月 12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C%80%E8%BA%AB%E6%AF%92%E9%81%93
8. 維基百科:天竺。2014 年 11 月 12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4%A9%E7%AB%BA
9. 維基百科:捐毒。2014 年 11 月 12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8D%90%E6%AF%92
10. 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2014 年 11 月 12 日,取自
http://www.jaderama.com/uploadfile/news/201219133814.jpg
8